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唤起自强不息的力量——绥德县开展精神扶贫工作纪实》

2021-04-28 10:23:58 来源:榆林记录小康

唤起自强不息的力量

——绥德县开展精神扶贫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马蕊 闫景 通讯员王瑞平 张东红

古语有云,贫而懒惰乃真贫。2018年,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绥德县亦不例外,面对3.16万贫困人口脱贫、26个贫困村出列的艰巨任务,该县大力推进五大助力、强化五大保障,确保打好打赢十大战役,物质贫困的难题逐一破解,但精神贫困这块短板,成为全县脱贫摘帽的绊脚石。

扶贫,重在扶志,扶志,必须从开始,如何改变人穷志短的精神现状?扶贫扶智更扶志,弱鸟立下鸿鹄志。近年来,绥德县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抓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变要我脱贫我要脱贫,大力倡导参与式扶贫理念,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信心。

美环境添靓色树新风驱灰色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

夏日五月,走进绥德县薛家峁镇榆林坪村,满眼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秀美新农村画卷。青翠的树木郁郁葱葱,整齐的房屋简约朴素,悠长的文化墙丰富多彩,朴实的乡亲精神焕发,整个村庄安静祥和,让人沉醉。

面对这样的景象,谁又能想到这原本是一个脏、乱、差的烂杆村。榆林坪是薛家峁镇4个贫困村之一,近年来,该村搭乘全县乡村振兴的快车,紧抓脱贫攻坚的机遇,从输血造血,从扶智到扶志,实现了从栏杆村示范村的美丽嬗变,更成为绥德县弱鸟先飞、摆脱贫困的生动缩影。

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必须从思想上一点一滴渗透。2017年,绥德县被确定为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县,该县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作用,在确定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71个重点村,以墙面、广场、道路两边、村委会等为阵地,制作大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梦娃系列、文明用语、志愿服务、反腐倡廉、邻里守望、助人为乐为主要内容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绥德县本着经济性、美观性、适用性、公益性等原则,将各类公益广告内容相互融合,建设乡风文明一条街。目前,全县共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110面、善行义举榜”56块、扶贫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宣传墙86面,以点带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民化、大众化。

同时,绥德县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同陋习,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制定村规民约和婚丧事宜具体规定,通过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充分酝酿讨论、表决通过,各村建立健全一约四会组织建设。目前,一约四会制度在各个示范村实现了全覆盖,高额彩礼、薄养厚葬、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得到了有效遏制。

建设是过程,共享是目的。目前,绥德县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精神文明生活更加丰富,农村文明程度和群众道德文明素质显著提高。

贫困村爱心超市全覆盖

——钱物送上门劳动能挣钱

寨则山村位于绥德县东南40公里处,为省级贫困村。该村第一书记慕涣文告诉记者,在扶贫的过程中,最怕出现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现象,为了让每个村民都能形成勤劳致富的习惯,寨则山村去年12月底建成了爱心超市,今年3月份投入运行,每周五集中开放。爱心超市以积极参加村集体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自发或自觉保护村集体财产、清扫路障、打扫环境卫生,积极参加村集体组织的各种会议,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等事迹来积攒爱心分数,领取积分卡,最后凭积分卡到爱心超市兑换等值物品。

今年我积攒了10分,兑换了一袋大米,吃了几个月,我虽然年龄大了,但不能光等着政府救济,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换来物品心里踏实。刘生富老人表示。

慕涣文说,爱心超市运行以来,激发了广大村民积极向上、孝老爱亲、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新风尚,改变了等靠要思想,激发了脱贫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去年1220日,绥德县社会扶贫爱心超市在名州镇强家砭村启动,截至目前,全县105个贫困村已经全部建立了爱心超市爱心超市是绥德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县开展社会扶贫的一项创新工作,更是让全县广大群众受益的一项民生工程。

爱心超市内的村民日常生活用品,均由民政、慈善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村民可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宣讲精准脱贫政策、配合联户干部工作、积极参加村集体会议等活动,累积积分换领爱心超市物品,以此鼓励村民积极为推进脱贫攻坚、创建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爱心超市的建立,打破了一些贫困群众的惰性思想,变钱物送上门劳动能挣钱,增加了他们早日脱贫的心劲,提振了他们勤劳致富的精气神,为脱贫攻坚注入了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今年,绥德县将实现全县339个行政村爱心超市全覆盖。与此同时,全县15个镇、1个便民服务中心、6个社区全部设立爱心驿站,开展爱心服务活动。

弘扬美德增暖色

——“绥德好人为脱贫树立道德标杆

绥德其名始于北魏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绥德人民自古就有勤劳、善良、助人为乐的美德。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不变的是道德的力量。

今年122日,绥德县举行了李润芳3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首届绥德好人表彰大会,共表彰60绥德好人9榆林好人提名奖获得者。表彰大会把“‘绥德好人分为4大类进行了颁奖,分别为爱心类、美德类、最美类和抗洪救灾类。活动现场,通过播放专题片和讲故事的方式,分享了五好文明家庭崔宏江、美德教师高飞、最美医生郭军利的感人事迹以及“7·26抗洪救灾短片回顾,这些先进事迹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

2017年以来,绥德县通过选树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典型和评选各级各类好人,让广大群众从自己身边涌现的鲜活典型、凡人善举中感受到强大的道德力量,崇尚好人、争当好人在全县蔚然成风。

该县各镇以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公婆、好儿女、好邻居、好妯娌”“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商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身边好人为重要抓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17年,全县共有14个镇以及崔家湾镇寨山村、四十里铺镇王桥村2个村,结合扶智扶志、激发内生动力工作,举办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好人的评选和表彰覆盖至县镇村三级,共计343人。

该县在绥德好人评选活动中,加大在脱贫攻坚战线中先进典型的评选比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评树了王正、雷鹏等一批依靠自己勤劳致富脱贫、带动贫困群众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同时,鼓励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现身说法,讲述致富故事,传授先进经验,影响带动其他贫困户,实现共同脱贫致富。

该县在全省率先启动道德信贷工程,201711月,对12道德信贷工程首批授信人员进行授信。对符合授信条件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按照荣誉层级,实行分档授信。实施道德信贷工程,以文明做担保,以诚信做抵押,优先对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和好人授信,优先安排信贷计划,此举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是扶贫扶智、推进新民风建设的具体举措。实施道德信贷工程不仅有效扩大信贷对象范围,更弘扬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为道德充值,让好人增值,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

与此同时,绥德县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和常态化,目前,全县实名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达到116个,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10375名,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丰润的道德滋养。

舆论引导助力脱贫

——宣传文化系统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今年是绥德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该县宣传文化系统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弘扬正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舆论引导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脱贫攻坚的信心,培养自强不息、勤劳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该县按照内宣与外宣相结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融合、主题宣传与成果展示相穿插的工作思路,精心策划,创新载体,整合媒体资源,拓宽宣传渠道,汇聚全县干群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该县组织文联、文化馆、剧团等单位深入农村开展脱贫攻坚巡回文艺演出,充分利用各种文艺手段,多管齐下,开展文化扶贫。

同时,组建文艺宣讲队,开展送戏、送文化、送电影活动。围绕脱贫攻坚创作编排了小品《懒汉脱贫》、说书《文化精准扶贫宣传》、歌曲《田家后山扶贫之歌》等相关文艺作品,安排了26个贫困村文艺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免费观看到了优秀的电影节目;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采风10多次,支持中老年戏曲协会开展文艺演出9场;编辑《第一书记》宣传资料,进行扶贫专题创作,着手编辑《上郡》扶贫专刊。

该县通过陕北说书、快板、秧歌剧、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扶贫政策,目前已演出20多场次,惠及群众3万余人,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达到扶志扶智、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效果,受到群众广泛欢迎和一致好评。

 



指导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